农业农村部:多措并举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
光明网讯(记者 杨亚楠)“耕地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人多地少,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必须不断加大耕地保护建设力度,做到‘藏粮于地’,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建好高标准农田。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在4月19日国新办就2024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表示,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强政策和资金保障,强化全程监管,提高工程质量,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截至3月底,今年各地完成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约1000万亩、开工在建面积约4435万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陈邦勋强调,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工作指导,强化跟踪调度,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农田稳产高产、防灾减灾能力。
聚焦年度目标,抓好新建和改造提升。一手抓新建。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明确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内容和要求,排好建设优先序,大力推进项目实施,提高农田设施化、数字化水平。一手抓改造提升。对建设标准低、设施不配套、工程年久失修、损毁严重、粮食产能达不到国家标准的已建高标准农田进行改造提升,进一步提高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同时,督促各地积极组织修复灾毁农田,加快因灾损毁农田基础设施修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聚焦提升质量,加强全过程监管。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科学合理设计项目,规范开展招投标,压实施工方、监理方责任,确保施工质量。抓好项目验收,严格落实项目竣工验收办法各项规定,有问题的一律不予通过验收,对存在严重工程质量问题的,追究相关责任。
聚焦管护利用,完善长效机制。研究完善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管护办法,督促指导地方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和资金,建立健全日常管护和专项维护相结合的工程管护机制。鼓励各地利用专业化、社会化等力量因地制宜建立管用有效的管护模式,探索发挥保险等专业机构优势,提高管护水平,持续发挥高标准农田效益,做到建一块、成一块。
“同时,农业农村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将分区、分类、分标准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有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陈邦勋说。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
开心0
-
难过0
-
点赞0
-
飘过0
视觉焦点
-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
-
甘肃张掖: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春播忙
最热文章
-
举旗帜聚民心,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引领网信事业发展1
-
学习导读|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2
-
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 习近平的尊老敬老情3
-
文化中国行|重磅微视频《穿越时空读懂你》4
-
五集政论片《解码长三角》第四集《锦绣画卷》5
-
第四届消博会圆满落幕 “4.0版”消博会上“新”了6
-
繁荣“数字丝绸之路”,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7
-
关键之年中国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三个关键词透视首季报8
-
工业和信息化部: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4500家9
-
外交部介绍接收美方返还38件文物艺术品相关情况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