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丨吉林:今年预计粮食总产量可实现880亿斤
光明网讯(记者 赵艳艳)在中国的“粮食版图”上,吉林无疑是“优等生”。吉林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区,也是享誉世界的“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有广袤的平原、连片的土地,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条件具有先天优势。
4月22日,国新办就“在新时代吉林振兴中实现新突破”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在会上提到,吉林已经连续几年粮食产量突破800亿斤,去年,吉林粮食产量达到837.3亿斤,总产跃升至全国第四,单产稳居粮食主产省第一,粮食商品率超过90%、调出率超过50%。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吉林将承担全国1/5的任务,增产200亿斤,让每个中国人的饭碗里装进更多“吉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是我们进一步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应有担当,更需要负重前行,根本出路在于培育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上下功夫。”胡玉亭表示,吉林靠的是“四良一智”。
第一个“良”是扩良田。吉林有近1亿亩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推行保护性耕作新模式,秸秆还田、免耕播种,改造提升中低产田,今年吉林要建设1千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力争率先把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开发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扩大农业生产空间,新增耕地200万亩以上。通过“藏粮于地”,增产86亿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第二个“良”是育良种。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吉林大力推动种业振兴,建设玉米、水稻、大豆等关键品种育种平台,育繁推一体化扩大良种使用。通过良种提升单产,增产60亿斤。
第三个“良”是用良机。吉林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已经达到94%,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接下来,主攻方向是研制开发高端智慧农机,包括平原适用的“大马力”农机,丘陵好用的小型农机,还有一些填补空白的新型农机,特别是无人驾驶农机,以及无人驾驶农机。通过机械化作业提效减损,增产3亿斤。
第四个“良”是施良法。推广“水肥一体化+密植”技术,每亩可增产30%。推广社会化服务,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经营。通过新技术新服务,增产75亿斤。
最后是发展智慧农业。建设农业数字化平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破解“土壤密码”,拓展“吉林一号”卫星在墒情监测、病虫害预警、气象服务方面的应用场景,为现代化大农业插上“智慧的翅膀”。
“我们有信心保持粮食增产的良好势头,”胡玉亭表示,今年吉林预计粮食总产量可以实现880亿斤,2030年产量有望突破千亿斤。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
开心0
-
难过0
-
点赞0
-
飘过0
视觉焦点
-
乒乓球世界杯:马龙三度封王
-
北京打造10万平方米乡土地被景观
最热文章
-
习声回响|良田良种良机良法 绘就当代春耕图 筑绿中国1
-
万物生长 共赴山川 我们的生活与“碳”有什么关系?2
-
“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3
-
森林草原河流湖泊……这些自然资源有"户口本"了4
-
第135届广交会观察: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5
-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损害领域首项国家标准发布6
-
多领域展现新气象 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磅礴力量7
-
医保三重制度累计惠及农村低收入人口1.8亿余人次8
-
未来三天广东南部仍有较强降雨 有暴雨灾害中高风险9
-
刘素珍去世 登记在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5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