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光明网讯(记者 杨亚楠)黑龙江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耕地面积2.58亿亩,位居全国第一。4月26日,国新办就“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局面”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梁惠玲在会上表示,黑龙江坚持多种粮、种好粮,深入实施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主攻大面积提升粮食单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去年粮食产量为1557.6亿斤,占全国11.2%,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均居全国首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黑龙江如何为端稳端牢中国饭碗作出新贡献,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梁惠玲提到四个方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黑土地保护利用、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实施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以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深度融合为抓手,系统集成政策、工程、农艺措施,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大面积提升单产,到2026年,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800亿斤。
加强黑土地保护利用。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我们坚持“加减乘除”并举,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确保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升。“加”就是加强工程措施,优先把黑土地建成高标准农田。“减”就是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通过秸秆还田和有机肥、生物制剂替代,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乘”就是突出技术赋能,依托生物技术、数字技术,提高黑土地管护利用水平。“除”就是改变落后生产方式,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从严查处乱占、破坏耕地行为,实现黑土地永续利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我们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位于全国前列。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建好国家大豆良种繁育基地、粳稻制种基地,做强做大种业“芯片”。建设国家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先导区,加快农业机械更新换代,率先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以“智慧农场技术和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作支撑,拓展规模化智慧农业应用场景,到2025年建成20个万亩级无人化智慧农场。
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发挥地处世界黄金畜牧带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建好全国最大的高端婴幼儿奶粉生产基地,打造国家重要的肉蛋奶战略保障基地。发挥林下资源优势,叫响松子、黑木耳、蓝靛果等“九珍十八品”,打造生态森林食品供应地。发挥河湖水面优势,扩大“三花五罗十八子”等名优鱼类供应规模,打造优质冷水鱼供应基地。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
开心0
-
难过0
-
点赞0
-
飘过0
视觉焦点
-
成都世园会场馆巡礼
-
戈壁大漠 驼羔盛会
最热文章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在京闭幕1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22号 第23号 第24号2
-
第一观察|8场区域发展座谈会,一篇高质量发展大文章3
-
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区域发展座谈会金句4
-
一季度国民经济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如何更好发力?5
-
牙买加驻华大使:中国助牙买加发展“洼地”变通达6
-
一包小零件9万美元?美国军费查账,真相太离谱!7
-
新疆"超级棉田"完成春播 西藏青稞种植用数字化系统8
-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9
-
广交会为何引力如此强大 广东:聚得起人气 抓得住机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