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积极推动海淀、昌平2个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向国家级升级
光明网讯(记者杨亚楠)4月24日,2025年一季度“开门红”工业和信息软件业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办。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科技标准处处长王晶表示,目前北京市已创建海淀、昌平2个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王晶介绍道,北京市基于高精尖产业发展基础和创新资源优势,体系化布局了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6个领域,针对性制定引导政策并迭代完善,在17个领域创建31个创新平台,持续打造涵盖资金、基金、信贷产品、孵化培育于一体的投融资服务平台,全市已形成一些未来产业发展集聚区。
在此基础上,北京市以现有产业高端化升级和前沿技术产业化落地为主线,打造特色鲜明、引领发展的未来产业先导区,全力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未来产业创新生态,为形成未来产业发展高地提供重要支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中,海淀区聚焦未来信息1个主赛道、未来制造和未来空天2个副赛道,将按照“一二四八”的思路推进未来产业发展,即做强一个创新源头,培育两条横纵交叉的科技创新链和企业成长链,在创新识变、织网融变、场景应变、要素聚变四个驱动作用下,实施八项具体计划。布局范围包括中关村软件园(一期)、中关村软件园(二期)、北京中关村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中关村翠湖科技园、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北领地)、中关村东升国际科学园、中关村壹号、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中关村创客小镇,共174平方公里。通过实施64项任务、90项项目,到2027年至少突破10个可能引发范式革命的“种子技术”,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智能网联、卫星互联网、具身智能向千亿级集群跃升,在量子科技和6G领域培育一批生态主导型领军企业,到2030年左右,力争成为全球未来产业的引领者。
昌平区构建以未来健康为牵引、未来制造和未来能源为支撑的“一主两副”产业发展格局。布局包括以未来科学城生命园(生命谷)为核心,联动中关村昌平园、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园(昌平)、未来科学城合成生物制造基地、能源谷,辐射沙河高教园、小汤山美丽智造园等专业园区约180平方公里范围(即“一核引领、四园联动、多点支撑”)。通过部署实施“五个一”行动,努力突破一批关键前沿核心技术、聚力打造一批标志性拳头产品、加快建设一批示范性应用场景、重点培育一批特色化产业集群、系统布局一批专业化平台载体。2027年新增知名科学家创办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专精特新企业30家,到2030年,产业规模力争达到800亿,三大赛道形成技术策源、辐射津冀、引领全国的发展格局。
“下一步将积极推动海淀、昌平2个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向国家级升级;协同其他区谋划其他领域市级先导区,加速完善北京市未来产业总体布局,引领未来产业从大到强、从有到优。”王晶说。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
开心0
-
难过0
-
点赞0
-
飘过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最热文章
-
总书记为航天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逐梦九天不止步1
-
汇聚强国兴军磅礴力量 续写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时代新篇2
-
商务部:目前中美之间未进行任何经贸谈判3
-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丨新增贷款都流向了哪些领域?4
-
外交部回应菲律宾涉仁爱礁运补言论:不要再折腾5
-
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将召开 有何看点?6
-
《铁线礁、牛轭礁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报告》发布7
-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丨孩子漏打疫苗,如何补种?8
-
世界防治疟疾日丨从3000万到0!今天,向她致敬!9
-
财政部下达水利发展资金471亿元支持防汛抗旱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