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经济

金融监管总局:截至今年一季度末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41%

2025年05月08日 | 查看: 80417

金融监管总局:截至今年一季度末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41%

来源:光明网 2025-05-08 17:58

  光明网讯(记者 张诗奇)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表决通过,于5月20日起正式施行。其中,第三章专门规定了“投资融资促进”相关内容。5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丛林结合法律规定,介绍了金融监管总局重点推进的几方面工作。

金融监管总局:截至今年一季度末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41%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不断优化信贷供给政策。据丛林介绍,金融监管总局对小微企业制定了一系列差异化的监管政策。在资本监管方面,对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资本权重给予八五折到七五折优惠;在不良容忍方面,将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放宽至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在解决基层人员“不敢贷”问题方面,出台普惠信贷授信尽职免责制度。“民营企业贷款投放一直在稳步增长,近五年的年平均增速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出1.1个百分点。”丛林表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6.07万亿元,同比增长7.41%,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

  引导创新保险产品服务体系。金融监管总局针对民营企业避灾挽损、用人用工、技术研发等方面的需求,开发特色保险产品,优化服务。例如,在高技术领域,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分散机制、网络安全保险、无人机保险等试点;对民营企业用工较为集中的新市民和灵活就业群体,聚焦其特定职业风险,以普惠保险产品增强保障力度;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民营企业,引导保险行业推出了专属的保险条款和费率,并搭建“车险好投保”平台,实现“愿保尽保、凡投必保”。

  协同创建信息对接共享机制。在线下,建立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动信贷资金“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已通过该机制向小微主体新发放贷款12.6万亿元,平均利率3.66%。在线上,推动多地搭建信用信息共享和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和银行少跑路”,以数据信息支持银行发放信用贷款。截至一季度末,民营企业信用贷款余额18.1万亿元,同比增长15.4%。

  强化融资担保的风险分担功能。金融监管总局会同财政部门,推动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将服务小微企业作为主要的政策效益指标,这一类业务的担保费率不超过1%,远低于商业担保水平。截至一季度末,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直保余额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

[ 责编:杨亚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日/周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普京举行的欢迎仪式

  • 成渝中线高铁玄天湖双线大桥贯通

最热文章

  • 共同期待这场庄重而光荣的盛典 铭记历史 捍卫公平正义
    1
  • 好邻居真朋友 访俄第一天,习近平为何强调这三个关键词
    2
  • 学习新语|重温中俄并肩作战历史,习主席讲述四个故事
    3
  • 俄中青年共同迎接习主席到访 前排看接机现场
    4
  • 历史交汇点 驻俄大使谈俄罗斯对习主席此行期待
    5
  • 深化中俄人文合作 续写俄中友谊新篇章 持续巩固关系
    6
  •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在俄媒播出
    7
  • 我国将构建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有关负责人答问
    8
  • 金融部门打出重磅"组合拳" 一揽子政策聚焦哪些方面
    9
  • 姹紫嫣红青春韵——校园青春版《牡丹亭》首演有感
    10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