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铁路货车运行安全的“毫厘卫士”
光明网讯(记者 赵艳艳)6月3日清晨,在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中国铁路南昌局福州东车辆段厦门北运用车间东孚作业场,检车锤与金属的碰撞声划破了凌晨的寂静。只见二班工长潘辉俯身于车底,手电光束在铁路货车的转向架间游移,这是他从业多年淬炼出的检车技艺。近三年来,潘辉凭借经验凝练的作业经验与毫厘不差的作业标准,累计甄别车辆故障隐患92件,让钢铁巨龙在铁轨上始终保持安全运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潘辉正在检查车体情况
“标准是安全的标尺,更是责任的刻度。”每天上班,潘辉总是第一个到岗,他将检车工具逐一校准定位,然后为工友烧好水,做好开工前的一切准备。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他创立了“目测轮廓、光照细部、锤听异响”三步作业法,在2024年精准锁定了29件关键故障隐患,成为车间技术标杆。面对每辆车200余个零部件的“体检”,他常提醒班组:“安全没有捷径,每个螺丝都是生命线。”
潘辉正在练习业务技能(测量轮对尺寸)
“侧门从上自下检,立柱完好无裂损;先看折页再看销,细小裂纹不放过……”潘辉还将繁复的车门检查流程凝练成七言口诀,让标准化作业规程化作一线职工口耳相传的检修密码。作为党员工长,他持续将实战经验转化为班组实训教案,通过在练兵场模拟制动梁隐性裂纹等典型场景,为检修队伍培育新生力量,让技艺传承在钢轨与螺栓的碰撞声中不断蜿蜒。
潘辉正在指导青年职工辨别车辆故障的方法
暮色中的作业场灯火通明,潘辉正核对当日最后一辆车的检修数据。灯光将他躬身作业的身影投射在钢轨上,与延伸向远方的铁道共同勾勒出铁路人的坚守。“闸瓦的厚度差0.1毫米,可能就是一场事故的伏笔。”这句他常挂嘴边的话,恰是对“毫厘匠心”的最佳诠释。如今,他带领的班组以日均3万步的巡检强度,默默守护着货物列车的每一次运输。(摄影:向帅林鸿铭 谷堂林)
潘辉正在确认车辆制动系统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
开心0
-
难过0
-
点赞0
-
飘过0
视觉焦点
-
AI妙笔生花!走进美丽中国“山河社稷图”
-
隆宝滩:长江源头的生命律动
最热文章
-
学习手记丨“环境就是民生” 泱泱中华的文明曙光1
-
人民领袖|绿水青山间的“国之大者” “植”此青绿2
-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呵护千山万水 擘画永续发展3
-
十年增长十倍!风光新能源推动我国能源转型提质焕"新"4
-
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数字赋能 重庆高效治理超大城市5
-
国台办对“台独”顽固分子沈伯洋关联企业予以惩戒6
-
歼—10系列战机研制团队坚持自主研发,矢志创新攻坚7
-
教育部"点名"这所海外高校!正规海外学历学位如何认证8
-
“珍珠开蚌”走红 “Z世代”玩转传统产业的N种可能9
-
“三夏”生产一线观察|田间好“丰”景 夏收正当时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