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这五年丨国家高新区园区总量增至178家
光明网讯(记者 刘晗旭)9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十四五”以来,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方面,高新区走在前、作表率,园区总量从2020年的169家增加到了178家,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积极成效。“我用‘稳’‘高’‘优’概括‘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成效。”
首先,高新区的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数据显示,2024年,178家国家高新区实现园区生产总值19.3万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达到了14.3%,比“十三五”末提高了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了71.8万元/人,比“十三五”末翻了一番。今年上半年,国家高新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6.9万亿元,同比增长6.5%。
其次,创新水平向高攀升。2024年底,国家高新区聚集了70%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80%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拥有的发明专利数均占到全国的50%左右。“十四五”期间,国家高新区内先后诞生了全球首台超导量子计算机、全球首个通用人工智能系统原型等原创技术和产品。“今年上半年,全球首个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在成都高新区正式发布、全球最快的磁悬浮试验速度在武汉东湖高新区被成功刷新,实现了多项全球领先。”辛国斌说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后,优质企业持续壮大。2024年国家高新区汇聚了全国33%的高新技术企业、46%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营收超亿元的企业达到了4.3万家,比“十三五”末增长了29.4%。
“下一步,我们将锚定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辛国斌介绍,在促进创新方面,支持国家高新区率先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新路、开新局;在强产业方面,支持国家高新区做大做优做强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扎实推进新赛道培育;在优管理方面,支持国家高新区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建设国家高新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加快推动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
开心0
-
难过0
-
点赞0
-
飘过0
视觉焦点
-
新疆伊宁六星街: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
-
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与会代表继续在云南参访
最热文章
-
习近平:让"大金砖合作"基础更牢、动能更足、影响更大1
-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 习近平致贺信2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举行 赵乐际主持3
-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于9月15日至21日举办4
-
外贸数据平稳、展会密集举行 如何让我国外贸更好更强5
-
“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进度条拉到哪了?6
-
“AI+智能制造”勾勒出你我未来怎样生活?7
-
立法服务更精准、行政检查更规范、为民司法更高效8
-
10月1日起铁路客运将全面使用电子发票 电气化五十载9
-
"十四五"时期司法行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数览亮眼答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