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经济

中国民航局: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过5000亿元

2024年02月28日 | 查看: 55722

中国民航局: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过5000亿元

来源:光明网 2024-02-28 15:56

  光明网讯(记者 陶媛)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韩钧在会上介绍,根据一些研究单位的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据介绍,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条长,涵盖了航空器研发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飞行服务保障等各产业;应用场景丰富,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发展空间极为广阔。

  近年来,民航局立足行业准入、监管和空管服务保障等职责,修订了30余部民航法规,初步建立通用航空标准法规体系;推进建设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推动简化低空飞行计划申报和审批,改善通航运行环境;支持地方设立20个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推动企业在江西、广东、陕西、四川等地开展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各项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低空产业发展,截至2023年底,我国通航企业达到689家,在册通用航空器3173架,通用机场451个,全年作业飞行135.7万小时,近三年年均增速超过12%;无人机设计制造单位大概有2000家,运营企业接近2万家,国内注册无人机126.7万架,同比2022年增长了32.2%,飞行2311万小时,同比增长11.8%。

  同时,农林植保、电力巡检这些传统通航作业保持稳步增长,空中游览、航空运动、医疗救护等新业态加速发展。无人机在个人消费、地理测绘、影视航拍等领域应用基础上,应急救援、通信中继、气象探测等应用场景不断被开发,无人机物流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应用。

  韩钧表示,下一步,中国民用航空局将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一起,加快推动低空空域改革落地见效,进一步盘活低空空域资源;推动通用机场和临时起降点建设,进一步完善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优化直升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适航标准、审定模式与技术,进一步提升适航审定能力;重构低空飞行的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提升安全监管效能;落实好《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完善民用无人航空驾驶器综合管理平台,以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或者试验基地为基础,推动打造若干低空经济发展的示范区,助力低空经济蓬勃发展。

[ 责编:杨亚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日/周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推进

  • 海口:黄灯笼“照亮”乡村振兴路

最热文章

  • 习言道|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1
  •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3季第11集将播
    2
  • 学习时节|总书记掌舵,网络大国正阔步迈向网络强国
    3
  • 习言道|从习近平的三个比喻,读懂“最大变量”
    4
  • 总书记两会关切事丨通往幸福的"路" 由"大"到"强"
    5
  • 雄关漫道真如铁 从厦门实践读懂习近平的"发展之钥"
    6
  • "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总书记阐述强军之路
    7
  • 马斯卡廷中学生:谢谢习爷爷 中国很大也很美!
    8
  • 2024年“全国网络普法行”系列活动在天津启动
    9
  • 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推动高质量发展
    10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