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深层地下水位回升了8.46米
光明网讯(记者 刘晗旭)地下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系统保护中很重要的因素。7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有关情况。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表示,自2019年以来,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持续推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同时,从“十四五”开始,全面推进除华北地区以外的其他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综合治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张祥伟介绍,与2015年相比,我国地下水超采的省份由21个降到18个,超采量减少31.9%,超采区面积减少6.8%,其中,严重超采区面积减少51%。从华北地区来看,地下水超采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超采量较2015年减少85.8%,超采区面积减少32.8%,其中严重超采区面积减少98.9%。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位回升了3.19米、深层地下水位回升了8.46米。比如,北京陈家庄泉等81处泉眼干涸多年后实现了复涌。
“下一步,水利部将认真落实《意见》要求,深入贯彻《地下水管理条例》和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持续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张祥伟说道。一方面,根据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形势变化,谋划制定新一轮综合治理方案,在已有治理工作基础上,提出地下水压采、回补和河湖恢复面积等具体目标,从节水、产业结构调整、水源置换、生态补水等方面采取措施,压减超采量,填补亏缺量,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效,确保正常来水年份地下水水位不降低,力争实现地下水水位持续稳中有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另一方面,加强其他超采区治理,持续推进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西辽河流域、黄淮地区、汾渭谷地、河西走廊、天山南北麓及吐哈盆地等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缓解地下水超采引发的生态与地质环境问题。

相关阅读
-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您此时的心情

-
开心0
-
难过0
-
点赞0
-
飘过0
视觉焦点
-
今年前6个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量同比增长76.9%
-
贵州榕江:送别抗洪抢险救援队伍
最热文章
-
奋力书写青春篇章 总书记寄语青年 激活蓝色经济1
-
“后陈经验”历久弥新 在奋斗中唱响劳动者之歌2
-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关键3
-
全面进入主汛期 关键期需要哪些关键作为?4
-
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梳理5
-
山东舰编队为何选择在香港向公众开放?专家解读6
-
喝有水垢的水容易得肾结石……是真是假?7
-
暑期经济“热”力全开 释放澎湃夏日活力8
-
夏粮收购超5000万吨 收购量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9
-
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全部下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