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三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9.81万亿元
光明网讯(记者 金昱希)9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就。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表示,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十四五”时期,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增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保障功能更全面。从养老保险来看,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等重大改革平稳实施,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逐步完善,保障功能日益强化。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规模不断扩大,补充养老保险作用进一步发挥。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从36个城市先行到全国推开,补齐了养老保险体系的制度短板,为群众提供了多样化选择。此外,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稳步推进。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也在不断完善。
统筹层次进一步提高,劳动者流动更顺畅。2022年1月,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启动实施。2023年底,失业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工伤保险全面实现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增强了社保互助共济功能。同时,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更加顺畅,省内流动可以自动接续,不用办理转移手续;跨省流动实现“一键申请、全程网办”,办理时限大幅压减,有效促进了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群众参保更便捷。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积极推进重点群体参保,让更多的人享有社会保障。截至8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72亿、2.46亿和3.02亿人。对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问题,实行“一放开、三灵活”。“一放开”就是普遍放开参保户籍限制;“三灵活”就是参保地可以在就业地或者户籍地之间灵活选择,缴费基数在当地上下限标准之间灵活选择,缴费方式可以在按月、按季、按年之间灵活选择。
筹资渠道进一步拓展,基金家底更厚实。收支有结余。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基金保持当期收大于支的态势,截至8月底累计结余9.81万亿元。财政有投入。中央财政补助金额持续增加,2024年中央财政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达到7300多亿元,地方财政投入的长效机制逐步健全。投资有收益。稳妥开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长远有储备。稳步实施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截至8月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规模3.22万亿元,中央层面划转充实社保基金的国有资本及现金收益2.26万亿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
开心0
-
难过0
-
点赞0
-
飘过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最热文章
-
再次听取新疆工作汇报,习近平重点强调了什么?1
-
从一捧“石榴花束”读懂习近平新疆之行 动人的故事2
-
把祖国的新疆建设得越来越美好 温暖激励各族干部群众3
-
谣言终结站|睡硬板床可以缓解腰痛……是真是假?4
-
习近平总书记新疆之行 中华同心尊,祝愿四海同心5
-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 绘写天山南北壮美画卷6
-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美丽新疆 一路风景一路歌7
-
走进长江保护治理中枢 看新时代治江的三个关键词8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四次出舱活动9
-
光明青年论坛|"智能向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理与路10